秀蘭·鄧波兒:3歲出道7歲成影后12歲過氣,長大依然漂亮卻沒戲拍
秀蘭·鄧波兒可以說是童星中的天花板,至今無人能夠超越。
她3歲登上銀幕,7歲便獲得奧斯卡特別金像獎,9歲爆紅,成爲頭號票房明星。

她幼年時便完成了其他演員窮盡一生的夢想。
她那標誌性的捲髮,可愛的酒窩,甜美的笑容,精靈古怪的表情,似乎有種魔力,讓人一見便忘卻了所有煩惱。

她是大蕭條時期千千萬萬美國人的開心果,得到過總統羅斯福的稱讚,邁克爾·傑克遜也是她的粉絲。
銀幕上的秀蘭·鄧波兒就是一個小天使。
人們只記住了銀幕上她的美好可愛,對於她在銀幕下的真實人生卻知之甚少。

1928年,美國一個小銀行職員的妻子,格特魯德,生下了第3個孩子。
這個孩子就是秀蘭·鄧波兒。
格特魯德一直有個明星夢,可惜沒能實現,便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她前兩個孩子都是男孩,都不是當明星的料。
爲了將第3個孩子培養成明星,格特魯德可謂是煞費苦心。
懷孕時,只要有時間她就一邊聽音樂,一邊翩翩起舞,還經常去聽音樂會,觀看舞蹈表演。

秀蘭·鄧波兒有一頭漂亮的金色捲髮,圓嘟嘟的臉,精緻的五官,從小就有一股明星範。
格特魯德對女兒的長相非常滿意。

雖然家境不富裕,格特魯德還是花費巨資將只有兩歲半的女兒送到了好萊塢專門培養童星的學校。
其他孩子還在媽媽懷裏撒嬌,秀蘭·鄧波兒已經開始跟着老師學舞蹈,跟着媽媽學表演了。

秀蘭·鄧波兒的標誌性捲髮是格特魯德親自設計的,靈感源自她喜歡的一個當紅女星,一共有56個卷。
格特魯德帶着女兒到處試鏡,秀蘭·鄧波兒3歲時就登上了銀幕。

爲了讓女兒早日成爲明星,只要有露臉的機會就行,格特魯德根本不考慮影片是否合適。
剛進入影視圈時,秀蘭·鄧波兒拍攝過一些低俗的影片,在影片中出演舞女,應召女郎,或者是不穿衣服出鏡。

拍戲對於年幼的秀蘭·鄧波兒來說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她年齡小,有時候聽不懂導演的指令,有時候會像普通孩子一樣淘氣不聽話。
這種時候她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會被關進可怕的小黑屋,或者是站在冰冷的水坑裏。

母親格特魯德從不幫她說話,給她求情。
她每天在片場拍戲的時間長達8到10個小時,回到家後也不能休息,媽媽還要盯着她背自己和其他演員的臺詞。

1933年是秀蘭·鄧波兒人生中一個轉折點。
她成爲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一名演員,開始作爲主角出現在電影裏。

她那天使般的模樣,甜美可愛的笑容,自然的演技,很快俘獲了人們的心,迅速走紅。
秀蘭·鄧波兒成了好萊塢最受歡迎的明星之一,成了票房保證,只要有她出演的電影,不管劇情如何全都大賣。

那一時期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秀蘭·鄧波兒這個美國甜心給人們帶去了信心和希望,陪伴人們走出了低谷。
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也非常喜歡她,說只要我們的國家擁有秀蘭·鄧波兒,我們就沒問題。

秀蘭·鄧波兒給人們帶來了歡樂,自己卻失去了童年應該享受的快樂和自由。
從3歲到12歲她一直在拍戲,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自在地玩耍,不能去學校上學,也沒有玩伴。

人紅是非多,秀蘭·鄧波兒走紅之後,經常遭到綁架威脅。
爲了她的安全,父母將她祕密轉移到酒店,還僱了2名保鏢24小時貼身保護。
秀蘭·鄧波兒是美國人的甜心,人們無法接受她長大的事實,12歲時她成了過氣明星。

見她不能掙錢了,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非常現實,和她解了約。
秀蘭·鄧波兒和母親四處奔波尋找合適的機會。
美國影視圈裏也是有潛規則的,母女二人經常被揩油,佔便宜,有時候對方還試圖侵犯她們。

秀蘭·鄧波兒早早品嚐了生活的辛酸,見識到了人性的黑暗。
更無解的是,秀蘭·鄧波兒人長大了,演技並沒有跟上,在影迷們看來做作又幼稚。
從她12歲起,每年只有一兩部作品問世,票房都十分慘淡。

事業的不如意,影視圈的黑暗,讓秀蘭·鄧波兒厭倦了影視圈,再也無心拍戲。
15歲那年,她愛上了同學的哥哥,一個大她7歲的士兵,約翰·阿加爾。
格特魯德極力反對這段戀情,一來是怕影響女兒的事業,另一方面是怕約翰·阿加爾被派到戰場。

此時秀蘭·鄧波兒和母親的關係非常糟糕,她痛恨母親將自己的明星夢強加在自己身上,將自己推入醜惡的影視圈裏。
不顧母親的反對,1945年,秀蘭·鄧波兒與約翰·阿加爾結了婚。

約翰·阿加爾接近秀蘭·鄧波兒是有目的的,想利用她的資源進入影視圈。
結婚後,秀蘭·鄧波兒帶着丈夫出演了兩部影片,兩人的表現都不盡人意。
約翰·阿加爾不是個好丈夫,酗酒,家暴,出軌。

生下女兒後不久,秀蘭·鄧波兒和他離了婚。
其實,秀蘭·鄧波兒成年後依然很漂亮,明星範兒十足,只可惜演技成了硬傷。
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影視圈再沒有她的立足之地,22歲時宣佈退出演藝圈。

離婚後不久,秀蘭·鄧波兒度假時遇到了第2任丈夫,查爾斯·布萊克。
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她對這段戀情非常慎重。
爲了摸清楚對方的根底,她請自己的朋友,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仔細調查對方的背景。

胡佛的調查結果讓秀蘭·鄧波兒非常滿意,“這個男人像蘋果醬一樣,毫無雜質。”
1950年,秀蘭·鄧波兒和查爾斯走進了婚姻裏,婚後生下一兒一女。
她和丈夫的關係非常好,一家四口非常幸福。

秀蘭·鄧波兒生兒育女之後,理解了母親的苦心,和母親的關係逐漸緩和。
離開影視圈後,秀蘭·鄧波兒做了一段時間的電視節目主持人,1967年進入政壇。
她先後擔任過美國駐加納和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國務院禮賓司司長。

秀蘭·鄧波兒整天忙於事業,忽略了對孩子的照顧,導致小女兒走上了歪路。
女兒被抓後,爲了孩子,秀蘭·鄧波兒離開政壇,回到家中專心陪伴女兒。

2014年,85歲的秀蘭·鄧波兒去世了。
進入影視圈並不是秀蘭·鄧波兒的本意,她卻創造了一個難以超越的奇蹟。
她爲人們帶來希望,帶來無數歡聲笑語,帶來無數美好的回憶,她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天使。